Q1:不刷单不卖假,做淘宝如何赚钱?
对于很多新入行的淘宝小卖家来说,
总有几个问题好像永远都想不明白,总感觉似是而非。
比如:1. 新店要不要刷单,刷单会不会被淘宝抓啊?2. 什么是7天螺旋,7天螺旋刷单大法到底有没有效果?3. 什么是千人千面,刷单没效果跟千人千面有关系吗?所以,我打算用这篇内容做一次科普,深度解析7天螺旋刷单大法的前世今生以及7天螺旋背后的深层逻辑,同时,结合刷单,说一说千人千面以及淘宝排名的基本原理
当然,现在的淘宝早就进化得天衣无缝了。但是,总有一些特别爱琢磨的聪明人,所以,就有人能琢磨出一些道道来。比如刷单,比如7天螺旋大法等等。7天螺旋就是很好地利用了宝贝下架时间这个排名规则。对于现在的淘宝来说,宝贝数量早就是个天文数字了。而且根据现在的排名规则,99.99%的宝贝因为销量低,是没办法获得很好的流量的。因此,淘宝为了给这些宝贝一点希望(万能的淘宝就是这样来的),还是会在临近下架时间点,给这些宝贝一点展现量。(注意:是展现量,不是流量)也就是说,即使是零销量的宝贝,每隔7天,淘宝还是会给宝贝一些展现量(好像很少有人研究展现量,不是很明白的建议先百度)。有人可能会奇怪,既然每隔7天,宝贝就有展现量,那么为什么在后台看不到有流量进来啊。其实,从展现量到访问量,中间还隔着一个点击率呢!(这个公式:访问量=展现量×点击率)举个例子:平时,你的宝贝排名1000名开外,展现量为个位数,访问量几乎是零。现在7天下架时间快到了,宝贝排名45名(别说淘宝没给你机会哈)。在PC端,45名已经排到了第一页了,宝贝的展现量跟第一名是一样的,可是,45名虽然看似不错,但展现位置非常糟糕(在第一页的最后一排),所以,点击率一定也很糟糕,结果呢,你依然不会有太多访问量,很多时候也就十几个UV。但是有了7天螺旋刷单大法就不一样了。既然淘宝给了宝贝很大展现,那么,我们可以补一些点击量,然后根据宝贝的点击量刷几单。(温馨提示:补点击量这招以前很管用,但现在千万别用哈,否则后果自负)因为补了点击量,并且还有成交,淘宝一看,哟!这宝贝不错啊!是不是给更多展现会表现得更好呢!所以,7天螺旋背后最重要的逻辑就是:淘宝给了阳光,宝贝一定要灿烂!只有这样,宝贝的排名会越来越高,流量会越来越多!在补流量还算比较安全的年代,我们甚至还可以用更加激进的方法刷单,那就是让宝贝持续爆种。完全不用管什么螺旋,直接一边不断补流量,同时不断补成交量。让宝贝的成交量成指数关系上涨。当然了,,不管宝贝如何灿烂,其实都是虚假的,是淘宝深恶痛绝的!所以淘宝一定会严厉打击的!尽管这些招数现在都失灵了,但背后所应用到的排名逻辑并没有变!干货分享:所谓淘宝排名的最核心的原理就是:把跟用户最相关的宝贝展现在搜索结果的最前面!怎么判断某一个宝贝是否跟用户最相关呢?其实有几个可以量化的指标:1. 转化率高2. 点击率高3. 增长趋势好从某种意义上讲,刷单也好,7天螺旋也好,都是为了弥补店铺和宝贝本身的缺失,比如:产品选择有问题,图片做的很难看,客服不专业,服务态度还很不好,当所有这些都做不好的时候,我们也就只剩下刷单这一条路了。刷单,也只是用一个更大的错误来弥补其他错误!所以说,抛开所有所谓的电商运营技术,我们回归到商业的本质,选择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提供贴心的服务,做好这一切,数据指标一定也非常好看。所以我认为:只有不懂消费者,不懂商业逻辑的人,才会依赖刷单,才会把所谓的7天螺旋大法当成圣典!也许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很多时候,因为竞争环境实在太恶劣,你不刷单,别人天天猛刷,实在抗住不了,很多人也就被逼良为娼了。说起来,受害的其实是所有人!手机用户的迅猛发展,给了淘宝一些如何有效对付刷单的办法。比如:用户标签,千人千面。所以很多卖家发现以前屡试不爽的刷单开始变得不灵了。手机用户的迅猛发展,给了淘宝一些如何有效对付刷单的办法。比如:用户标签,千人千面。所以很多卖家发现以前屡试不爽的刷单开始变得不灵了。至于为什么刷单不灵了先不谈,先说说什么是用户标签和千人千面。以前,在PC时代,所有用户搜索同一关键词,看到的宝贝排名几乎都是一样的。是这样子↓↓;现在,不同的用户搜索同一个关键词,看到的宝贝是不一样的。是这样子现在,不同的用户搜索同一个关键词,看到的宝贝是不一样的。是这样子,这就是千人千面。这就是千人千面。很明显,在千人千面条件下,用户的搜索体验会更好,最终下单购买的意愿会更强烈。举个例子:有两个用户,她们都是女性,一个是28岁的高级白领,在上海上班,月薪15K,有车,使用的手机是iPhone6 plus,另一个用户是19岁的大学生,在一个三线城市上大学,使用的手机是小米NOTE2。假如,这两个用户都搜索连衣裙这个关键词,那么,她们想看到的宝贝是完全不一样的,购买的意向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所以呢,淘宝会给所有的用户和宝贝都打上标签,让不同的用户和宝贝之间一一对应起来,在此基础之上,再根据销量的多少,转化率的高低进行排序,这样一来,就有了千人千面了
。至于用户标签,其实也很简单,上文提到的28岁,上海,iPhone6 plus,大学生,三线城市等等这些都是用户的标签,再加上用户的购买记录,淘宝就很容易给每一个用户进行画像了。至于宝贝标签,是用户赋予给宝贝的,是所有已经购买的用户标签的综合分析之后的结果。所以,这几年很多电商大咖开始教育小卖家一定要做好店铺定位,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千人千面条件下刷单不灵了呢?答案就在用户标签里面。举个例子:本来,你卖的是男士冲锋衣,目标用户应该是28岁以上的成熟男性。结果找来刷单的人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宝妈和没毕业的大学生,结果悲剧就发生了,刷的越多,淘宝越不知道宝贝的标签是什么!所以,越刷越死!是不是就没办法破解了呢?这个时候,前文提到过的聪明人该上场了!!
我曾经按照聪明人的方法做个一个测试:第一步:我找到三个人(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分别称之为A、B、C),年龄,背景和购买意愿完全不同的三个人,我让这三个人打开淘宝APP,并且截屏留证。第二步:我让这三个人分别搜一个他们从来没有购买过也没有搜索过的类目关键词。比如:我让A(26岁的未婚男性)搜索儿童纸尿裤,让B(35岁的已婚女性)搜索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用书,让C(19岁的待业男青年)搜索睫毛膏。第三步:三个人打开搜索页面之后,我让他们随便点开几个宝贝,并且收藏其中某1~2个宝贝。然后关掉淘宝APP。第四部:重新打开淘宝APP,再一次截屏,并且对比两次截屏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同一个规律:在淘宝首页的有好货和必买清单里,出现了刚刚收藏过的宝贝或和收藏宝贝很类似的宝贝。而这些宝贝,以前从来都没出现过!这能说明什么呢?干货分享:我们知道,淘宝的有好货和必买清单都是根据用户的标签来进行定向推送的。也就是说,因为刚刚收藏过某一个宝贝,淘宝系统已经给用户打上了某类标签了。所以,如果我们想破解千人千面,完全可以让刷手先收藏竞品的宝贝。如果想要刷单效果更好,有两个细节需要处理好:1. 刷单之前,先收藏几个宝贝,包括需要刷的宝贝,还有就是有直接竞争关系的宝贝。2. 收藏之后,最好是等一天再下单购买,购买的流程还是通过搜索关键词再下单。
好了,不敢再说下去了!提醒一句:刷单有风险,被抓了可别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