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需修改收件地址或联系方式,可在EMS小程序提交申请,或联系高校招生办协助处理。
三、延迟或丢失怎么办?官方应急机制启动
尽管99%的通知书已安全送达,但仍有极少数考生遇到延迟或丢失情况。 辽宁省某考生因填报地址错误,导致通知书被退回,经教育部门协调,高校已重新补发; 山东省某高校因系统故障延迟寄出,邮政企业加急处理,确保考生在报到前收到。
遇到类似问题,考生可:
第一时间联系高校招生办,确认通知书是否已寄出;
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交申诉,官方将启动应急预案。
第一时间联系高校招生办,确认通知书是否已寄出;
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交申诉,官方将启动应急预案。
本人签收:原则上须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原件领取,代收需提供双方身份证及委托书;
开箱验视:签收前检查封套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可拒收并联系邮政企业;
保留凭证:妥善保管签收联,作为报到凭证之一。
本人签收:原则上须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原件领取,代收需提供双方身份证及委托书;
开箱验视:签收前检查封套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可拒收并联系邮政企业;
保留凭证:妥善保管签收联,作为报到凭证之一。
特别提醒:若通知书显示“已到达”但未收到,可能是投递员正在联系收件人。考生可主动致电当地邮政网点,提供单号加速处理。
五、数据背后的真相:你的焦虑有解吗?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230万,录取通知书寄递量突破900万件。其中, 本科提前批通知书平均寄递时效为2.3天, 专科批次为3.1天,整体准时率达98.7%。那些“迟迟未到”的通知书,多因考生填报地址模糊、联系方式变更或高校补录流程所致。
正如某高校招生办主任所言:“每一份通知书都承载着考生的梦想,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它安全抵达。”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焦虑往往源于信息不对称,而官方渠道的实时数据,正是破解焦虑的钥匙。
结语:等待,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当你在社交平台刷到“通知书开箱视频”时,不必因自己的通知书未到而焦虑。这份等待,何尝不是对过去努力的沉淀?正如一位考生在知乎分享的:“收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反而平静了——因为它不是终点,而是新旅程的起点。”
此刻,你的通知书或许正在某个城市的EMS分拣中心,等待踏上前往你家的旅程。而你要做的,是保持电话畅通,准备好身份证,然后,静待花开。
文献来源: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服务方案》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间表》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关于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延迟投递的通报》
文献来源:
教育部办公厅、国家邮政局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2020年高校录取通知书寄递工作的通知》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服务方案》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间表》
辽宁省招生考试办公室《关于2025年高考录取通知书延迟投递的通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